(本文作者傅建平,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专职研究员、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据与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全球关税战未见终局,但贸易格局已不可逆转地走向“碎片化”。未来的赢家未必是关税壁垒最高者,而是能在安全与效率、保护与开放间找到平衡的经济体。
一、全球对美关税格局的分析
美国关税政策的现状剖析。一是高额关税壁垒的形成:美国针对来自中国、东南亚的特定商品,如光伏产品、钢铁、铝等征收高额关税,部分商品的关税率高达25%,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达到50%;二是选择性关税豁免政策:美国对部分国家、地区,如欧盟、日本的商品实施关税减免,形成“差异化贸易圈”,此策略反映了美国的贸易战略和外交关系考量;三是“美国优先”政策导向:美国通过设置高额关税保护本国产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制造业回流至美国本土,以实现其“美国优先”的经济战略。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应对策略。中国面对美国的关税壁垒,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并加速推进“去美国化”的供应链布局,如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采取了部分妥协策略,如在钢铝关税问题上与美国达成休战协议,同时积极推动“战略自主”,努力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以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贸易自由;东南亚国家在中美贸易战中成为“缓冲带”,但同时面临美国“原产地规则”的限制,这使得东南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角色变得复杂和微妙;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试图利用中美贸易战的机会,抢占部分出口市场份额,但由于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扩大出口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
二、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演变及其五大显著趋势
趋势一:“贸易阵营化”趋势的加速。各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开始形成不同的贸易集团。以美国为主导的“近岸外包”模式,如美墨加协定、印太经济框架,旨在加强与邻近国家的经济联系,减少对遥远地区的依赖;中国推动“南南合作”,通过RCEP、金砖国家扩员等机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欧盟推行“第三极”战略,避免过度依赖中美两大经济体,同时争取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趋势二:供应链构建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转变。区域化生产趋势: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将供应链分散至邻近市场,例如墨西哥在某些领域成为对美国出口的重要来源。关键产业“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
趋势三:数字贸易与规则竞争的加剧。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美国和欧洲推出的《数据隐私框架》与中国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形成对比,反映了不同国家在数据治理上的立场和策略。数字关税的博弈持续,美国反对其他国家征收数字服务税,而欧盟推动“数字主权”概念,试图在数字领域建立自己的规则。
趋势四:WTO改革陷入僵局,区域协定开始主导贸易规则的制定。由于WTO上诉机构的停摆,多边贸易体系功能受限,而CPTPP、DEPA等新型贸易协定成为规则的新模板,中美等大国都在积极争取加入或主导这些协定。
趋势五:“绿色关税”成为国际贸易新战场。欧盟计划在2026年全面实施碳边境税(CBAM),给美国带来巨大跟进压力;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本土企业提供补贴,保护本国新能源产业,引发欧盟的反击和对等措施。
三、未来全球贸易情景的推演
其一,“低增长、高摩擦”成为常态。全球范围内,全球贸易增速显著放缓,背后是地缘政治冲突、技术领域脱钩以及关税壁垒增加,这些因素共同对全球化进程构成严重制约。
其二,“双循环”模式的分化。不同国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经济循环策略。美国采取内循环(制造业回流)和选择性外循环(盟友优先)模式,通过鼓励本国制造业回归和优先与盟友国家进行贸易合作,试图在全球经济中保持领导地位;中国采取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双循环模式,通过推动国内消费升级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及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构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经济体系。
其三,新兴市场角色的重塑。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重要变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短期内受益于全球供应链转移,许多企业为规避风险,将生产设施从高成本或政治不稳定地区转移到这些区域。但这些新兴市场长期面临“选边站”的压力,需在大国竞争中作出选择,这可能对其经济自主性和发展路径产生影响;非洲、拉美等地区资源出口国地位得到强化,全球对自然资源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这些国家的工业升级空间受限,因依赖单一或少数资源出口,缺乏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四、中国的战略可选择方向
一是巩固“全球南方”合作。中国正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拓展和深化与各国的贸易伙伴关系。此举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贸易网络,以应对西方国家可能采取的围堵和限制措施,从而确保全球贸易的多元化和稳定发展。
二是突破技术封锁。面对国际技术领域的竞争和挑战,中国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和研发步伐。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中国致力于保持在国际技术竞争中的独立性和竞争力,以实现技术自立自强。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中国正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的国际经贸协议。通过参与这些协议的谈判和规则制定,中国旨在争取在数字贸易、绿色标准等新兴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确保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致力于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范围和比例,以降低在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可能面临的贸易制裁风险。通过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金融安全和自主性,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傅建平
相关阅读“如果他们必须将药品和其他相关产品进口到国内,关税将高达200%。”
119 07-09 07:43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
72 07-08 07:46默克尔表示,欧盟必须团结一致,在特朗普对欧盟征收更多关税时不应畏惧,而应以自己的关税进行反击。
68 07-03 08:05当地时间5月29日,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就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加征的关税措施发布初步禁令。
63 06-03 07:38反对特朗普的律师表示,特朗普声称拥有几乎无限的关税权力是错误的,IEEPA并未赋予这种无限的权力,如果真的授予了这种权力,那将是违宪的。
7 252 05-30 14:4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盛达优配-配资天眼-郑州股票配资平台-国内炒股软件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